FAIM 2020 Faculty lectur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enny篇 《当古典音乐遇上高科技》
时间:7月19日- 1:00 PM
Dr. Jenny Q Chai
柴琼妍博士
讲座《当古典音乐遇上高科技》- 古典当代钢琴家柴琼妍博士(Dr. Jenny Q Chai)将向您展示她在音乐表演史上成为有影响力的当代钢琴家的旅程。讲座内容谈及了我们生活在技术时代的双重性,以及她与日常生活中的作曲家如何通过技术来探寻自己的声音。
3岁学钢琴
12岁考入柯蒂斯音乐学院
19岁大学毕业 进入曼哈顿音乐学院
一路念到博士
在世界排名前四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钢琴系任教
作为演奏家,她的音乐会开在卡内基音乐厅 、北京国家大剧院;作为钢琴教育者,她开办的FaceArt(飞思乐),让几百位热爱音乐的孩子精进技术、发扬个性,被国外名校录取。
12岁的时,我考上了柯蒂斯音乐学院,成了一群大学生里最小的小孩子。
有人说,我经历的像按了“快进键”一样。确实挺快的,包括现在,如果要准备音乐会,我其实不用花太长时间,就能把一首新曲子带到音乐会的水准。
现在这么“空闲”,实则是因为小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在练琴上。
3-5岁时,我每天会练3小时的琴(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我一般建议高质量地练1小时就行了);6-12岁我在上音附小,文化课比较少,每天都要练8-12小时,而且中间基本不放假;一直到读完柯蒂斯,基本上都是这个强度。
长时间练琴确实没有很开心,但也不算太痛苦,主要还是习惯成自然,觉得这就是我正常的生活。如果小时候练琴散漫惯了,长大了也一定坐不住的。
她对于新音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对舒曼、斯卡拉蒂、贝多芬、巴赫、德彪西和拉威尔的作品。同时对20 世纪当代大师约翰·凯奇, 梅西安, 库尔塔克和利盖蒂的作品也演绎地很出色。柴琼妍(Jenny Q Chai)同许多当代的作曲家广泛合作、友谊深厚。他们是:Jaroslaw Kapuscinski, Cindy Cox, Andy Akiho 和György Kurtág等等。除此之外,柴博士还用她灵巧且诗意的触键把这些伟大的作曲家编织成一幅巨大且清晰的音乐挂毯。
2018 年,她在威格莫尔音乐厅首次亮相,演出探讨了颜色和声音之间的关系;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海音乐厅、上海奔驰演艺中心举办讲座、演出;在古巴哈瓦那举行的里奥·布劳威尔艺术节上的特色表演;与波兰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合作,在国际现代音乐节“华沙之秋”上与另一位波兰独奏钢琴家AdamKośmieja 共同演绎菲利普马努里协奏曲,等等。
这个夏天 飞思乐FaceArt让你足不出户体验线上夏令营
拨动琴弦
按动琴键
灵感讲座打开你的心扉